10個關鍵部位的防水維修堵漏有哪些方法呢?鷹隆小編為大家介紹下。
陰陽角
屋面的平面和立面交角處、暗地室底面和墻面內角處、檐口和天溝交接處、天溝轉角處、兩個立面轉角處構成陰陽角。這些部位常由于混凝土、沙漿干縮和溫差變形發作應力集中招致開裂,有些破綻寬度可裁減到5mm。陰陽角的加強層可采用卷材條,即在交角處鋪貼1層100~150mm寬的卷材條予以加強。但由于卷材較硬挺,在交角處難以鋪平、鋪實,屢屢采用涂料加加強胎體布作為加強層,即在交角處涂150~200mm寬、厚1~2mm的加胎體的涂層。胎體鋪貼時切忌拉緊,應廢弛不皺。在3面交角處采用涂料加強,成果就更好了。
屋面天溝、檐口
天溝、檐溝和檐口處不止簡單變形,并且受雨水嚴重沖刷,溝中也屢屢因長期積水、干濕不分而對防水組成嚴重粉碎。不少工程的防水層,起首是溝中或溝沿防水層提早生效而產生滲漏,因而應在這些部位作加強層。由于天溝平面多變,施工工作面小,采用卷材是很不利的,這時不少設計以涂膜防水予以配套,這地道是精確的。關于天溝、檐溝和水落口處普通都作涂膜加強,有一布三涂和二布四涂做法,即在天溝交角處大約整個天溝和檐口先涂涂料,再鋪加強胎體,再涂涂料1~2mm厚;在檐口處,構件斷面外形復雜,可采取加強空鋪層處置,或先涂隔絕劑或壓敏型抗裂膠后再做加強層。
水落口、地漏、過水孔
這些部位處在兩種材料交接處,由于混凝土和沙漿干縮和兩種材料的脹縮分歧,會使水落口、地漏、過水孔的地域發作破綻。另外它也是雨水集中且簡單積水的部位,并且所處位置工作面狹小,施工工序又多,施工質量難以保證。依照節點布防準繩,應停止多道布防和節點密封處置,以是在水落口、漏斗和套管的地域,預留10mm×15mm凹槽,嵌填高功效密封膠,再作涂膜加強層,一布三涂或二布四涂(厚1~2mm),此后再作涂膜防水層。
防水層收頭
柔性防水層的末端(卷材和涂膜)收頭處,由于防水層的收縮,再經雨水微風力作用,提早翹邊、脫層,在大面防水層之前滲漏。因而標準規則在卷材收頭處必需用壓條釘壓固定,再用密封資料封口;在磚泛水處預留凹槽,收頭壓入槽中,再用水泥沙漿遮蓋;混凝土泛水處置,收頭上部要用卷材或金屬掩蓋;涂膜的收頭,則要求每遍涂膜層錯開,不可集中于一處。
穿過防水層的管道和預埋件
由于管道或預埋件和四周混凝土脹縮系數的分歧,在管道和預埋件四周就會開裂產生滲水。因而抹找平層時管道根部應凌駕屋面并增設二布五涂的涂膜附加層。地下室及池塘穿過防水層的管道四周應留槽并用密封膠密封,管子中部加1圈遇水收縮橡膠條。
屋面出進口
屋面出進口因使用頻繁會造成提早粉碎,出進口處防水層收頭應處置妥貼,除外,應適當作加強層,并要求外觀作防水層,如水泥沙漿防水層等。
壓頂
壓頂處于屋面的*高處,直接暴露于自然狀況中,受天氣影響大,受整個縱向墻體溫差、構造受力變形及墻體混凝土和沙漿干縮變形的影響也很大,因而即便是配筋混凝土壓頂,其橫向破綻也是不可避免的。多在3~5年內破綻均會鮮明地展開,配筋混凝土壓頂,在5~8m以內就會有1條破綻展開,不配鋼筋混凝土在1m支配就有1條破綻。雨水順破綻到墻內,繞過防水層漏到室內,壓頂必需作柔性涂料加強層。假定選材不當,或許會組成壓頂和女兒墻分層,目前只需聚合物水泥基涂料和聚合物水泥沙漿概略用于此處防水;另一種是將防水層做在壓頂下面,采取卷材粘貼或用涂料涂刷。
分格縫
為避免剛性防水層或找平層干縮和溫差組成開裂而配置分格縫,分格縫有全分格、半分格(要挾縫)、埋置塑料模條分格等,作用是將塊體的變形集中于縫中。縫的大小隨時光屢屢在變化,因而必需在縫中嵌填高功效彈性密封資料,外觀再用涂料加胎體掩蓋。
樁頭
當暗地防水為柔性迎水面防水且有樁根蒂的工程,柔性防水到樁身處只能斷開,樁頭處就會構成滲水通道。樁混凝土澆至樁頭時,沙漿較多,毛細孔豐厚,鑿樁頭時,混凝土受振動,細裂紋不少,因為樁頭是暗地室滲漏的一個通道。
后澆帶
為了克服建筑物溫差伸縮或沉降惹起建筑物開裂,配置變形縫;不配置時采用后澆帶技術。當施工原由和技術請求不能不滿后澆帶的施工請求時,在后澆帶和原混凝土間呈現收縮破綻而招致漏水。因而在施工后澆帶時,對后澆縫兩側要停止加強防水處置。普通作法,在迎水面作外觀加強處置或在縫中部埋止水帶或遇水收縮橡膠止水條。
Copyright ? 2020 版權所有 :鷹隆實業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2023036738號-1滬公網安備31012002005874 網站地圖(百度 / 谷歌)
技術支持:上海鷹隆